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温县:党建扶贫撑起主心骨 群力攻坚尽享获得感

    信息发布者:yinlingchuanqi
    2017-10-26 12:18:57   转载


    《焦作日报》今日6、7版


    今年年初以来,温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推进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坚持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党建+”脱贫攻坚模式,打出一套制胜脱贫攻坚的“组合拳”。


    ▲2016年5月19日,副省长王铁(左三)在温县祥云镇作礼村贫困户家中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右四),副市长王建修(右二),温县县委书记王玲(右一)一同调研。温 宣 摄


    NEWS


    夯实基础、精准选将,为集聚英才“施妙计”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基层党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温县坚持厚植基层基础,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部。


    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提档升级工程,共列支603多万元,对全县73个村活动场所进行全面修缮提升,筑牢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


    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建“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工作,对全县262个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进行现场观摩交流,并将观摩内容与三资清查、矛盾调处(信访稳定)、美丽乡村建设、民生项目相结合,以观摩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以亮点促提升,力促基层党建全面提升。


    ▲温县扶贫到户资本收益项目首期分红暨“扶贫日走基层”采风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义 摄


    ▲富泉塑胶公司将项目收益分红交于祥云镇政府。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义 摄


    由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分包,乡镇科级干部带队,按照选派队伍、摸底调研、综合评定、开展集中整顿、评估验收、建立持续机制6个步骤,对27个软弱涣散村开展集中整顿。


    ▲温县扶贫到户资本收益项目首期分红暨“扶贫日走基层”采风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贫困户现场分红。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义 摄


    实施“领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带头人,重点从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配备13个贫困村和后进村党支部书记。在陕西农村干部培训基地和市、县委党校开展农村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提升抓扶贫工作能力素质,今年年初以来,已集中培训860余人次。


    “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的有机结合,是打通脱贫道路‘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找准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为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温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朱保平说。


    ▲对象扶贫:媒体记者采访武德镇花园头村的扶贫对象。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义 摄


    NEWS


    打造平台、激发活力,为第一书记“撑好腰”


    “利霞来俺村,让俺这些贫困户都多了一门好亲戚。她就像亲孩子一样关心俺!”温县黄庄镇南韩村村民尹金娥提起该村第一书记张利霞,总有夸不完的好。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打响,张利霞作为温县水利局驻黄庄镇南韩村第一书记,通过近两年的扎实工作,成为村里的“女管家”、村民们的“主心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赞誉。


    2015年9月,该县将62名“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优、培养前途强”的科级后备干部派驻到农村一线,担任第一书记,要求第一书记聚焦“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脱贫、落实四项制度、办好惠民实事”四项基本任务。为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该县为第一书记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发放驻村工作生活、交通、通信补贴;落实每人每年1万元的驻村工作专项经费;办理保额170万元的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外出观摩,提升帮贫扶贫能力;对工作突出、脱贫致富成效显著的驻村第一书记,进行表彰奖励,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积极宣传报道,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提拔重用……一系列政策激发第一书记们克难攻坚,砥砺奋进。



    NEWS


    引领脱贫、创新攻坚,为脱贫攻坚“送秘方”


    采一采绿色蔬菜,摘一摘新鲜瓜果,每到假期,该县赵堡镇辛堂村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总是有成群的观光客来体验乡间野趣。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是该村党支部打造的集光伏发电、休闲采摘、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准扶贫产业基地,每年为150户贫困家庭带来收益。


    ▲农业扶贫:赵堡镇绿康合作社。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义 摄


    温县以载体建设为抓手,探索“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协会、创业孵化基地)+贫困户”模式,把贫困户变成农业生产链条中的一环,一起分享市场经济红利。利用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组织贫困村发展怀药种植、小麦种子、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将16个贫困村打造成稳定的种子繁育基地。


    构建“党组织+企业+贫困村”的模式,组织全县23家优势企业与23个贫困村开展“村企结对”精准扶贫活动,建立贫困村转移就业基地,不仅解决了贫困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技术、市场瓶颈和富余劳动力出路等问题,还解决了企业原材料采购和用工等难题。目前,该县结对企业已落实帮扶项目15个,投入帮扶资金120万元,转移贫困村富余劳动力160人。


    ▲扶贫点:北冷乡杜庄村扶贫车间。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义 摄


    ▲工程扶贫:北冷乡东周村文化中心。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义 摄


    通过调查摸底,分门别类建立3852名脱贫攻坚人才信息库。通过请专家授课、到高校培训、外出参观等方式,定期组织帮扶人员参加学习培训。不定期组织开展特色农业技术培训,向贫困户传授果品、蔬菜、山药、种子种植等实用技术。


    ▲项目扶贫:武德镇大善台村鑫合电商扶贫产业园。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义 摄


    发挥创业担保基金平台作用,向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发放财政贴息贷款;利用支农再贷款平台和现代农业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向从事光伏发电、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的扶贫贴息贷款;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不超过50万元的低息贷款。


    与产业扶贫同步,温县在教育培训、医疗保障、社会兜底等诸多方面打出“组合拳”:开展职业培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建立农村大病患者补偿机制,让贫困群众不再“无钱治病、因病致贫”;实施农村低保户分类施保,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节骨眼儿上帮大忙 


      “妹子,真是太感谢你了,俺家的事没少给你添麻烦,俺这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大姐,咱既然结成了帮扶对子,就是一家人,为你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都是我分内的事。”


    这是温县农机局驻张羌街道段沟村第一书记马秀娟与该村贫困群众李翠叶每次见面都要说的话。短短几句话,不仅透露着李翠叶的心声,而且体现了马秀娟真心帮扶的奉献情怀。


    2015年9月,马秀娟担任驻段沟村第一书记,并成为李翠叶一家的帮扶责任人。在做好段沟村各项帮扶工作的同时,马秀娟也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为李翠叶一家解决实际困难上。今年64岁的李翠叶患有风湿性关节炎,丈夫病故多年,女儿已经出嫁,80多岁的婆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儿子正在上学,是一户典型的因病、因学致贫户。


    为了帮助李翠叶一家尽快脱贫,马秀娟根据实际情况为她家制定了帮扶措施。2017年3月,马秀娟帮助李翠叶办理了残疾证,申请办理了低保补助。同时,通过多方渠道,为李翠叶找到了一份照顾80多岁卧床老人的陪护工作,带来了每月1000月的经济收入。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马秀娟经常到李翠叶家中走访、聊天,当得知马秀娟的儿子即将面临高考,但因有过辍学的经历而情绪上出现了一些波动后,马秀娟开始更多地关心起孩子的学习情况。今年高考前夕,马秀娟为李翠叶的儿子送去了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牛奶等,并不断为他加油鼓劲,为孩子树立了信心。


    8月的一天下午,李翠叶的儿子收到了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打电话告诉了马秀娟,向马秀娟表示感谢。


    为了帮助李翠叶的儿子解决学费问题,马秀娟又积极与该县民政、残联等部门沟通联系,及时为其申请金秋助学金2000元、残疾人家庭大学生补助5000元和大学生贷款8000元,让孩子得以顺利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在拿到助学金的那一刻,李翠叶母子的眼眶再一次因马秀娟的真情帮助而湿润,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进入大学校园后,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奋发图强,成为有用之才,更好地回报社会。”李翠叶儿子的话,让马秀娟感到无比安慰。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原文钊 报道


    迈好精准扶贫第一步 


    “你家几口人?主要收入来源有哪些?年人均收入有多少?”今年3月份以来,温县岳村街道岳村驻村第一书记闫贝贝带领帮扶工作队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对该村496户2120人中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情况进行“拉网式”核查,确保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准确、真实、有效,真正迈好精准扶贫第一步。


    为确保核查工作做实做细,该村提前介入精准识别工作,按照农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全村每家每户的家庭收入进行摸底排查,提出了“精准精准再精准,不烦不烦永不烦”的工作方针,并在“六步工作法”的基础上创新性确定了“十步工作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基础工作,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丝毫马虎不得。‘十步工作法’促进我们进一步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有效确保了贫困人口的真实性和群众的公认度,并为推进精准扶贫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瞄准扶贫对象提供了科学依据。”闫贝贝说。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闫贝贝口中说的“十步工作法”,即“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七评八示九善十稳”,是在我省贫困户精准识别“六步工作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七评八示九善十稳”。其中在评议过程中,帮扶工作队分为3组对全村低保户、五保户、个人申报户及村民代表大会推荐的42户进行了精准入户识别,最终通过“4+2”民主议事程序逐户评议表决,筛选出符合贫困户识别标准的贫困户,之后提交驻村帮扶责任组把关,报经街道扶贫办审核后进行公示。


    “在公示期间,我们组织召开了户代表会议,对审核结果再次进行征求意见,并在村委会公示栏、村内各主要路口进行为期一周的张贴公示。”闫贝贝说,“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让我们扶贫工作队争得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之前入户不配合、争当贫困户等在思想上存在偏见的部分群众也逐渐化解了心中的疑虑,现在村民们看见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


    经过两个月的认真梳理,5月底,该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完成,共确认贫困人口5户11人,其中因残致贫3户6人,因病致贫2户5人。


    “下一步,我们将有效利用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通过争项目、争资金,推广光伏产业扶贫等项目,带动更多贫困户、低收入家庭提高生活质量,共同走向致富路。”闫贝贝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倩倩 报道


    真情帮扶贫困户 


      9月5日,看着家里濒临倒塌的一处围墙被修好后,温县温泉街道前东南王村村民焦永福紧紧地握住驻村第一书记张火军的手,激动地说道:“张书记,谢谢你,你真是俺贫困户的好干部。”


    今年60岁的焦永福与8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多年。从前,他每月靠在村里打扫卫生的500元工资艰难度日,去年,他因腿伤无法正常工作,没有了工作,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以至于家里的一处围墙濒临倒塌都无钱修缮。2015年9月,温县纪委干部张火军任驻该村第一书记后,多次来他家了解情况,并于今年为他协调7000余元资金,改建了他家濒临倒塌的围墙。接着,张火军又为他争取到国家低保政策和温县的其他各项帮扶政策,这让原本失去生活信心的焦永福看到了希望。


    前东南王村位于温县城区东北部,全村共有900余户4000余人,2017年,该村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贫困户识别工作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新识别贫困户6户19人,其中1户缺少劳动力,2户因病致贫,3户因残致贫。为了帮助这些贫困户实现脱贫,张火军针对这6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逐户制定帮扶措施,让他们在享受低保的同时,还为他们争取温县出台的各项帮扶政策。截至目前,张火军共为两名贫困群众申请发放轮椅两辆,帮助一名贫困群众办理了残疾证,让一名贫困群众享受了五保户政策,让一名贫困群众享受大病救助,帮助一名贫困户家庭学生享受到学前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并且还通过号召捐款和争取社会救济政策的方式,及时帮助了该村一名非贫困户的困难群众,使这名群众免于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


    不仅如此,为改善村容村貌和加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张火军多方筹措资金在村边新建了一个垃圾中转站,安排大量人力物力对村中多年来的陈旧垃圾进行清理,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他争取资金为村里建成了一处长48米、宽12米的群众活动场所,近期还将在取缔过的两处露天垃圾点原址上修建一处篮球场和一处群众健身活动场所,用于丰富该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此外,在2016年,张火军通过协调申请“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加上群众自筹的方式,为村里新修建了5条共1000余米的水泥路和排水设施。今年,他又协调资金为村里修建了一条140米长、5米宽的水泥路,并对村中背街小巷实施硬化,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每谈到扶贫时,张火军说得最多的就是“用真情”三个字。“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必须用真情去对待每一个贫困户,让国家、省、市、县的帮扶政策落到实处,尽我所能,为他们增收致富找门路、出主意。”张火军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准备根据村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与街道及附近企业结合,通过温县的企业扶贫项目为该村贫困户获得保底分红,最大限度地帮助贫困户脱贫。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定兴 报道


    小生意尝到大甜头

     

      10月16日,在番田镇段村珍珍头饰扶贫车间里,六位老年人正围在两张小桌旁,手脚麻利地加工各式各样的皮筋。60岁的王静告诉记者,她是利用闲暇时间来这里工作的,每天能制作皮筋3000多个,得到报酬近30元。


    “今年4月份,在市残联的帮助下,我参加了就业培训,不仅学会了加工皮筋的技能,还熟悉了原材料进货及成品的销售渠道。”珍珍头饰扶贫项目的负责人栗振领说。他右手有残疾,在开始加工皮筋的几个月时间里,收入大幅度增加,还带动本村和邻村的21户贫困户参与其中。


    “段村邻村西留石村贫困户魏小香,起初并没有想从事加工皮筋,后来在别人劝说下才开始干,没想到一干就尝到了甜头。”栗振领说,如今她每次都批发十多斤的原材料带回家进行加工。


    随着加入的人来越多,在镇党委和村里的帮助下,栗振领决定新建一个250平方米的车间,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


    也是10月16日,在位于番田镇的河南东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院内,资金资本收益项目首次分红正在发放。拿到分红的村民刘小闯喜笑颜开:“这真是太好了,这钱挣得省心!”


    扶贫到户资本收益项目是温县专项扶贫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就是把贫困户分散的资金整合到优势产业平台。贫困户既能获得稳定的分红收益,还可以通过从事务工经营获得工资收入,这种扶贫方式在企业、农民之间构建了双向互动的激励模式,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该镇镇长袁方多次与县扶贫办结合,促成了扶贫到户资本收益项目,该镇已与河南东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焦作市堃城煤机液压有限公司接合,达成2017年产业扶贫资金资本收益项目,目前正在筹备河南省豫电中原电力电容器资金资本收益项目。


    为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实现整村脱贫,发挥到户增收资金的最大效益,番田镇党委、政府谋划实施了番田镇田间综合体产业扶贫项目,项目利用扶贫资金68万元,将带动段村等四个村共85户贫困户实现增收。目前,该项目前期工作已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展产业项目,精准到户到人,做到有劳动能力的都产业在手、就业在岗。没有劳动能力的‘建管护’相结合,拓宽无劳动能力和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脱贫渠道,创新帮扶举措。”袁方说。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詹长松 报道


    集体经济鼓起村民“钱袋子”

     

      “走,咱们领分红去!”


    10月16日9时许,温县武德镇亢村村委会大院里人声鼎沸,几十名村民正在这里讨论,话里话外不离一个话题,那就是即将拿到手的光伏发电项目分红。


    ▲收益扶贫:武德镇亢村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分红现场。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正义 摄


    “别看只有200元钱,这可是我们领到的第一笔分红,今后每个季度还能领到分红。这说明跟着村委会投资光伏发电项目没选错。”说起此次分红,村民王国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就是亢村发展集体经济结出的硕果。两年来,亢村驻村工作队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紧密团结村委成员,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办好惠民实事,不断推进土地流转,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光伏项目,开展电商扶贫,村容村貌有了大幅改观。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大家紧密围绕亢村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着力发展集体经济,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就近打工增收脱贫。


    亢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63户。这些贫困户或因病,或因残,或是缺少技术,而且大多创业意识淡薄,增收渠道狭窄。怎样才能尽快带领大家走上致富之路成为驻村工作队面对的首要问题。为此,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深入走访调研,反复征求意见,先后9次带领村两委成员、种植大户、党员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最终研究确立了集体搭建平台、村民出资参与、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的总体思路。


    今年3月,农业种植合作社在亢村成立,并在村内流转土地80亩作为项目发展用地。利用招标空档期,先行露天种植蔬菜、甜玉米等作物,当季收入7万余元,不仅积累了发展经验,而且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按照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亢村生态农业项目占地80亩,集有机蔬果种植、养殖和光伏发电于一体,即建设20座四季蔬果大棚、1个鱼塘、1个300kw集中光伏发电站,预计总投入500多万元。本着“稳中求进,进中求成,成中求效”的原则,亢村将先后实施生态农业项目“三步走”战略,仅一期项目每年预计收益达40万元,可解决20人就业。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招标、土地平整等各项工作,本周即可开工建设。


    “亢村生态农业项目全部建成后,能够解决60至80人长期就业,每人每年预计收入在10000元以上,实现5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展望前景,该村村委书记王永富信心满满。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新忠 报道


    “造血”激发内生动力


      “俺赶上了好政策,在这里上班,一个月就可以挣1800多元钱,还可以照顾家人,赚钱顾家两不误。”10月16日下午,在温县黄庄镇精准扶贫就业基地——焦作市裕东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正在对加工好的鞋子进行包装的白爱丽兴奋地对记者说。


    白爱丽家是该镇南韩村的贫困户,由于公公、婆婆身体不好,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她只能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家庭经济来源全靠丈夫在外打工来维持生计。焦作市裕东鞋业有限公司自今年4月份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就业基地以来,白爱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慢慢好转。如今,在该镇,和白爱丽一样在该公司实现扶贫就业的就有26人,每人每月的平均工资在2000元左右。


    据该镇镇长杜艳飞介绍,今年年初以来,该镇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了“2+2”帮扶措施,即2项以上政策性帮扶措施和2项订单式帮扶措施。目前,全镇312户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已经全部安排到位,并与贫困户进行对接,按户施策,实施精准帮扶。


    “扶贫,不能只靠政策性的补助,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还要对缺乏脱贫技能的群众进行技能培训,使之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该镇镇长杜艳飞说,“除了帮助贫困户实现扶贫就业,针对那些想发展但又存在手头资金少、劳动力不足、害怕投入有风险的贫困户,我们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让贫困户做到不出村有活干、适宜干,实现稳增收、促脱贫。”


    位于温县的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小麦、玉米新品种育、繁、推一体化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为了促进贫困户实现增产增收,杜艳飞积极与该公司联系,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引导当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如今,该公司针对贫困户实行“统一培训、统一布局、集中连片、一村一品、统一供种、统一去杂、统一回收、综合服务”的多元化帮扶模式,让贫困户每亩增收140元左右。


    此外,该镇强力推进光伏扶贫,为南韩村、刁李庄村两个贫困村引进光伏发电项目,目前项目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实施农村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教育资助行动,强力推进农村贫困劳动力素质提升,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倩倩 报道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