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人物特写 > 正文
    购物车
    0

    张宝华----全国先进工作者、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信息发布者:yinlingchuanqi
    2017-08-02 18:18:53   转载

    张宝华,温县农科所原所长。他在农业科技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其科研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他先后受到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8e.jpg

       张宝华,男,汉族,温县南孟村人,中共党员,1948年出生。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兼党支部书记。30年来,他坚持工作在农业科研一线,带领全所科技人员开展小麦育种科研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显著。先后参与了豫麦25号、豫麦41号及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及育种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主持了“山药脱毒快繁及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优质专用小麦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四大怀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技成果的研究,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农民的儿子爱土地


       从棉花原种队到乡镇农技站,从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到县农科所所长,张宝华一辈子都与“农”字有着不解之缘。

       从棉花到小麦,从玉米到山药,张宝华无所不通。在温县,他享有“农业活字典”“农业百事通”的美名。“惊蛰不耙地,等于蒸笼跑了气”“二麦相熟,小姐下楼”“麦忙不算忙,就怕豆叶黄”……像这样的农业谚语,张宝华张口就来。

       走近张宝华,记者才真正理解“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这句话所含的深情。

       张宝华生于1948年。在他儿时的记忆里,家庭的迁徙与颠沛流离,都与土地息息相关。“1943年在我还未出生时,由于温县闹饥荒,爷爷那一辈便离开故土逃荒到驻马店遂平县。在我出生后,又因为遂平经常发大水,庄稼难以保收,又举家迁回温县番田镇南孟村。”

       “温县土地平整,农民精耕细作,但在他的童年,全家一年到头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也难以维持温饱。”张宝华说,“小时候常听奶奶讲‘椿头努嘴,饿得穷汉吐水’之类的话,意思是每年青黄不接时,人们都要靠树上的叶子、地上的野菜充饥。”

       小时候,张宝华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土地多产粮食,让从地里刨食的农民能吃饱穿暖。1964年,张宝华初中毕业后便回到村里,他想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土地上,来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状况。

       上世纪60年代,温县是全省棉花集中产区。1965年,响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棉花种植的号召,温县成立了棉花原种队。凭借对农业的热情和初中文化程度,张宝华成为原种队的技术员。。


    掌握种田“金钥匙”


       棉区虫情预报是棉花原种队的一项重要工作。棉花地里有多少种虫子、各种虫子的活动规律是什么、如何区分害虫和益虫……张宝华把这些问题都当成课题来研究。为了弄清楚一片棉花叶子上究竟有多少只虫子,张宝华经常蹲在地里,一数就是几个小时。

       棉花植株上有一种名叫造桥虫的常见害虫,一般在每天20时至24时这个时间段活动。为了弄清楚这种虫子的活动规律,张宝华连续多个晚上来到棉花地里,仰面躺下用手电筒观察虫情。为了掌握各种天气情况下造桥虫活动情况,即使下雨他也不中断观察。10多天之后,张宝华交出了造桥虫在不同生长阶段取食叶片、花、蕾、果、嫩枝及繁育过程的第一手观察记录。

       在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中,张宝华把农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逐渐走进农业王国的深处。

       1973年,张宝华在温县杨垒乡(现番田镇)担任技术推广站站长期间,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为前提、以生物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保障”的棉花综合防治法。

       “棉花地里的常见害虫都有天敌,像瓢虫、马蜂、螳螂等生物都可以有效消灭蚜虫、棉铃虫等害虫。用生物链原理实现棉花的自我防治,可以大大减少农业成本支出。”张宝华这样想,于是他便在杨垒乡的万亩棉花地里搞起了生物防治试验。

       试验期间,张宝华也遭受人们种种质疑。一次,一位县领导到杨垒乡视察生物防治进展情况,看到棉花地里有害虫,便认为生物防治没有效果,当即下令在杨垒乡召开化学防治现场会,通告全县农民给棉花喷洒农药。但是,倔强的张宝华却在喷雾器里装清水,冒着被领导问责的危险,力争将试验进行到底。

       “一只瓢虫一天能吃60只蚜虫,如果喷洒农药,会将瓢虫杀死,而蚜虫会更加肆虐。再说,当时正值5月下旬,即使不喷洒农药,每年6月初定期到来的干热风一吹,蚜虫也会在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下自然死亡。”张宝华解释。实践证明,张宝华凭借多年的农业经验打赢了这场生物防治战役。据统计,到1981年,杨垒乡用于每亩棉花地的农药支出仅1.81元,大大节省了农民购买农药的支出。

     

    呕心绘就“丰收图”


       在温县祥云镇张寺村北,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旁,坐落着一座全国闻名的县级农业科研基地——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所)。说起农科所的历史,张宝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带领这个县级农科所,连续10年获得全省农科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995年,张宝华临危受命,来到温县农科所担任所长。走进农科所,张宝华面对的是这样一幅凄凉景象:屋漏房破,围墙坍塌,土路泥泞,职工工资11个月没发放。

       温县农科所当时是全省保留的31个县级农业科研站所之一。该所曾为新品种培育、区域试验作出过很大贡献,成为该县农业发展不可替代的中间环节。然而,由于科研与市场脱节、经费困难、科研人员工资待遇不能按时发放等原因,农科所已走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既然组织把我安排在这里,我就要把这个烂摊子变成农业科研的一面旗帜。”张宝华暗下决心。上任之后,他两个月都吃住在所里,跟职工逐个谈心,了解所里情况。经调查,张宝华发现农科所的一帮人在搞农业研究方面都是好手,可就是缺乏经营意识,与市场脱节。于是,张宝华谋划了“科研加经营”的发展思路,对农科所职工进行合理分工,一部分人发挥技术专长,专注于“温麦系列”种子研究,而他则带领另一部分人负责种子推广。

       不久之后,该农科所在小麦种子培育及产业化发展方面探索出“研制一代、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的运作模式,张宝华带领大家走上了一条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体系。短短5年时间,所里一连培育出2个省审小麦良种和1个国审小麦良种,“温麦系列”优质种子占据了河南省第七次小麦更新换代5个主推品种中的两个,覆盖黄淮地区8个省区,累计推广面积达3.2亿亩土地,亩均增产5%以上,累计净增效益190亿元。张宝华在任11年间,带领科研人员共培育出2个国审和6个省审小麦新品种。

       如今,已经退休的张宝华并未赋闲在家,而是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技术指导,举办农业科普培训班。“一辈子与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习惯啦!只要我还走得动,就要置身在广袤的田野中。”张宝华说。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